东体:背调最长1个月 申花体育总监解读外援选择标准

\n

申花队今年新引进的四名外援中,晏新力是右边后卫,阿马杜是后腰,特谢拉是前腰,马莱莱是前锋,再加上原本就在队中的巴索戈,球队把大部分的外援名额用在了中前场的进攻上面。

\n

关键位置都找对了人

\n

申花这个赛季的引援思路,是在充分考虑教练组的要求以及球队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事实上,如果不是因为上赛季的主力右边后卫王毅转投武汉三镇这个“意外”,申花队的外援引进或许会是一个新的版本。

\n

“整个引援过程当中,俱乐部和球队一直不断在沟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而满足球队技战术需要一直都是第一位的。打个比方说,球队在中场位置缺人,给你一个再好的门将,中场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上个赛季,申花队后场防守做得相当不错,反击当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套路,但是受人员方面的限制,最终将攻势转化成进球的这个环节完成得并不理想,加强进攻也成为这个冬歇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而在吴金贵看来,球队今年的引援确实做到了有的放矢:“从外援引进来说,我们需要的位置都找到了人。右后卫走了,我们补充了晏新力,目前来看他的能力很全面;后腰走了一个钱杰给,来了一个阿马杜,从履历和过往的比赛经历来看是有优势的。锋线上,马莱莱的特点也非常显著,他有速度和向前推进的能力,而且攻防两端都很平衡,也有很好的态度;我们需要一个主罚任意球、穿10号球衣的球员,所以特谢拉来了。”

\n

“背调”最长做了一个月

\n

什么样的外援才是好外援?是不是应该把能不能进球或者能不能给球队带来胜利作为衡量外援好坏的唯一标准?

\n

对此,上海申花俱乐部董事长谷际庆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这也是他坚持在引进外援的过程当中,始终把人品放在非常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支球队不考察外援人品吗?这个大家之前也都是有过惨痛经历的?”

从甲A到中超,申花队不是没有吃过所谓“大牌外援”的亏——有外援名气是世界级的,但是场上的表现和作用却是“小区级”的;有外援能力虽然不错,但一直到离开,与其他队员始终都处于平行中的两个世界,从来都不“来电”,发挥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更有甚者,因为个人品行方面的原因,成了影响球队氛围和团结的“老鼠屎”,被其他队员敬而远之。

\n

也正因为如此,按照负责引援的申花俱乐部体育总监孙晓天的说法,除了能力,外援的人品同样也是了解和考察的重点,最长的一次,对一名球员的背景调查做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n

“我们会跟他目前效力的球队,还有之前踢过球的地方的人进行了解,包括他平时的为人,与队友、与俱乐部工作人员甚至与球迷的关系。很简单,作为申花队来讲,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名能踢球的外援,更要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要能给这个团队带来正能量。能力越大,身上的责任也就更大,这是我们对外援的期待,同样也是对他们的要求。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申花队中几名新引进的外援融入球队的速度都很快,对于教练的要求也会主动适应。“外援来了之后,会主动要之前的比赛录像来看,训练当中遇到什么问题,也会及时地跟教练和队友沟通,不管对球员还是球队来说,这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n

外援必须有“饥饿感”

\n

从去年年中准备接手开始,作为新投资人的久事集团就已经与申花教练组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在不影响联赛成绩的前提下,加快完成球队的年轻化。

\n

本赛季新引进的四名外援中,出生于1993年的有两人,另外两人分别是1994和1995年,正处于职业球员个方面最好的年龄,这也是申花队引援的“底线”。“除了年龄方面的要求之外,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队员必须要有继续向上的空间,这样也有助于他们保持饥饿感,对球员来讲,这一点非常重要。”

申花队选择外援的过程当中,接到了不少经纪人“推送”的人选,其中不乏踢过欧洲五大联赛甚至代表国家队参加过世界杯的球员,但申花显然有自己的选人标准,“饥饿感”便是其中之一

\n

“对一些大牌或者成名球员来讲,已经不需要通过比赛来证明自己了,此前很多外援到中超来踢球,给人的感觉就是来养老的,他们能给中超带来的帮助其实是很有限的。”

\n

加盟谈判过程中,几名外援给申花方面留下非常不错的印象之一,就是他们对于在中超这个新平台上证明自己以及对荣誉的渴望。“他们没有因为要来的是中超就觉得可以轻松应对,同时非常希望能在申花证明自己,要为申花队赢得更多的荣誉,而这也正是年轻化之后的申花队同样需要的。”

\n \n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