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亚运队演练4411阵型 戴伟浚汪海健或成关键人物

\n

03月21日讯 中国99年龄段亚运男足正在新西兰拉练。据《体坛周报》跟队记者马德兴介绍,亚运队目前正在演练4411阵型,戴伟浚、汪海健两位中场大将或成关键人物。

之前的迪拜拉练,亚运队在久尔杰维奇的指挥下已经参加过5场热身赛,最初的两场热身赛沿用了扬科维奇带队时所使用的433基本布阵,实战中攻防在343和433之间不断切换。不过从出战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队开始,久尔杰维奇将基本阵型改为442。当然这样的改变,可能是基于球员伤病,也可能是基于久尔杰维奇逐渐开始了解球队和球员。

通过观察最近两天的训练,或许将亚运队的布阵定位为4411更合适。最大的变化是在中锋身后或侧翼的球员,不是过去印象中诸如陶强龙、陈国抗这样边路属性更强的攻击型球员,而是戴伟浚、汪海健这两位在扬科维奇麾下更多担任中场的球员。汪海健从2月份的佛山集训才首次入队,他更多地是在4231阵型中担任后腰,或者是442阵型中两个中前卫中的一个,或者是433阵型中在防守型中场的一侧活动,肩负起进攻的组织、前插任务。而戴伟浚也是如此,特别是在433阵型中在中场负责向前传球或带球突破。

但在抵达奥克兰后的训练中,特别是在3月20日下午的全队分队对抗练习中,无论是汪海健还是戴伟浚,位置都是被安排在两队中锋的身后位置。在分队对抗中,两队开始时的站位都是442,但随着对抗的进行,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更像是4411。戴伟浚一方的中锋是张威,他则埋伏在张威身后的位置;另一方的中锋是方昊,汪海健则更靠后一些。就像戴伟浚之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说的那样,“现在自己更像是一个‘影子前锋’”。

与在扬科维奇的战术体系中更多前插不同,在久尔杰维奇的战术体系中,戴伟浚和汪海健更多地会主动回撤接应,然后再向前,而四名中场球员中,位居中路的两名球员的其中一人,也会更多地前插,与汪海健或戴伟浚进行交叉换位。在分队对抗中,这种踢法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部署,与扬科维奇时代的进攻要求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变化。

扬科维奇指挥球队喜欢主动高压,而且要求球员不惜体能地奔跑,用奔跑来弥补球队技战术能力方面的不足。在进攻之中也更喜欢在边路做足文章,即便是在支点型中锋单欢欢缺席的情况下,扬科维奇使用“小个子”战术,让边路球员突破之后从肋部寻求突破或渗透。

但在观看了久尔杰维奇的训练课,特别是19日傍晚的进攻套路演练之后,记者注意到虽然他也比较喜欢通过边路寻求突破,但与扬科维奇是完全两种不同的要求:当亚运队从边路突破后,不是简单地传中、由中路球员包抄完成射门,而是希望能够在肋部形成配合后再渗透进去,或者是从一侧转移到另一侧,充分利用球场的宽度后再尝试从肋部形成配合打进去。球队在由守转攻时,虽然久尔杰维奇的要求和扬科维奇一样强调“快”字,但不再是首先从边路去寻找突破,而是先在中路、希望寻求配合打进去。

当然,这种变化能否奏效只能通过实战检验,毕竟在阿联酋最后几场热身赛中,对手整体实力并不算很强。就像国青队征战U20亚洲杯时一样,没有人看好安东尼奥治下国青队简单的战术与套路,但实战中这样的踢法很有效果。如今久尔杰维奇希望能够多一些配合、传控,这种要求和想法没有问题,但效果如何还要看实战。

进攻端的改变,也使得球员在比赛中的踢球方式相应地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两名边前卫就不再是单纯地带球向前突破,而是在跑位过程中更多地斜插、内切,甚至直接完成射门。当内切或斜插之时,留出的空挡区域,就由身后的边后卫上前补位,甚至是进一步前压以拉开对方的边路防守球员,为队友创造更多的空挡机会。边前卫踢法的改变,也让边后卫的人选有了变化。在扬科维奇时代时经常司职的433或4231阵型中的右翼卫、防守时回撤变成边翼卫的何宇鹏,在久尔杰维奇麾下则被直接安排到了右后卫位置上,主要职责变成了首先要防守好,然后才是前插助攻,这与扬科维奇时代先攻再协助防守的要求,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亚运队在换帅后,哪怕是久尔杰维奇与扬科维奇的关系再密切,恐怕他也不会完全照搬前任的战术要求,毕竟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对足球的理解也不一样,这也就决定了亚运队已经不可能完全沿用扬科维奇时代的技战术要求。因此,与新西兰国奥队的两场比赛,也就可以让久尔杰维奇通过更高水平的热身赛来检验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接下来又该如何应对。毕竟距离杭州亚运会所剩的时间不多,留给他改造队伍的时间更少。

体坛周报 \n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