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古時代的英文與現今的英文分別極大,沒受過訓練根本看不懂。圖為13世紀簽署的《大憲章》原件。 資料圖片
英文是香港兩大法定語言之一,大至法律文書,小至街招路牌,多以中英雙語擬就。如是在香港長大並接受教育的人,基本上都能講幾句英文。不過大家知不知道,現在我們所熟悉並學習的英語,本質上並不是「土生」的「英國話」,而是來自歐洲大陸的西日耳曼語。同時,現代英文詞彙大多數來自外來語言,是充滿自信的拿來主義。
在歐洲大陸入侵者(主要是盎格魯—撒克遜人,Anglo-Saxons)到來之前,大不列顛島居民主要講凱爾特語(Celtic),而一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例如貴族及教士,也經常使用拉丁文以凸顯身份及用於宗教活動。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由歐洲到來之後,他們帶來的西日耳曼語分支,或稱盎格魯—撒克遜語,於公元五世紀逐漸演化為古英文(Old English),並一路延續到大約十一世紀。
許多香港學生或許對DSE中文卷中的文言文有所畏懼,皆因文言文無論文法或者詞彙都與現代中文大相徑庭。學古文猶如學一門外語,甚至更難。其實相較文言文和現代漢語,古英文和現代英文的差別有過之而無不及。無論讀音、文法、詞彙,還是拼寫,都和現代英文有很多不同。以字母表為例,現代漢語只有26個字母,而古英文有49個。可以斷言,即使是英文母語者,如果未經訓練,也是完全聽不懂古英文,亦無法閱讀古英文文獻的。
公元1066年,諾曼征服英格蘭(Norman Conquest)之後,英文進入了中古英語(Middle English)時代。這時候,儘管發音上和古英文類似,但是文法已經大大簡化,並大量吸收法文詞彙而棄用許多古英文詞語。近代英文雛形也是在這時出現,但仍未標準化,同一詞語可能有數種不同的拼寫。然而,我們閱讀中古英文篇章時也可以揣摩出大意,而不像看古英文一般如讀天書不知所云。
中古英文一路演變,到了十五世紀,就進入了近代英文時代。近代英文和現代英文在文法、發音和拼寫等各個方面已經非常相似。莎士比亞的戲劇就是用近代英文寫成,人們理解他的文字並無特別困難。而到了工業革命前期,大量的現代科技詞彙和外來詞彙加入,使英文正式進入了現代英文時代。
從英文發展史來看,古英語前身盎格魯—撒克遜語本來就是外來語言。在1,700多年的發展史中,英語不僅吸收本土語言如凱爾特語的許多特點,還大量吸收世界各國的詞彙甚至文法為我所用,不但極大豐富了自身的表達能力,同時更容易讓世界接受而成為真正的世界語言。
英語在演化過程中表現出的開放包容態度,體現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 貝曉越博士 香港恒生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隔星期二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