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徐根宝从大连万达辞职。
2000年,徐根宝接受了崇明县县长的建议,在时隔上海市中心120公里的一片闲置用地中开始搭建他的根宝足校。起初,根宝计划投入800万元——他所有的积蓄来进行建设。但是,到完工的时候,他又去借了2200万元,总投入达到了3000万元。
“大家都说‘感情深,一口闷’,对我来说最实际的是‘感情深,钱拿来’。”每年高达140万元的贷款利息让根宝不得不去陪酒、卖签名足球、卖合影照片,甚至卖馄饨——一个月算下来,营业额可以到30万元:
“去掉一半的成本,一个月十几万的收入,可以还利息了,还有一部分可以补贴给孩子们。”
至今,“根宝馄饨”已经成为了根宝足球基地出身的球员的圣餐:
“基地的馄饨,你们很久没吃了吧?来,尝尝,多吃点!曹赟定你还记得吗,当初一口气吃50个馄饨的,是谁?”
纵使徐根宝如何强调他那块地是一块像菩萨一般的风水宝地,也难掩这块地在20年后的今天也难觅馒头店的事实——正如他最想培养但却终究还是没能接班的弟子范志毅说的那样:
“晚上拿机关枪对着外面扫射,都扫不到人的。”
就这样,领着从2000多人里选出来的97棵如今依然守护着中国国家队半壁江山的苗子,老头子(在上海话里,“老头子”有“父亲”的意思)开始十年磨一剑了。
“我们基地的第一批队员,曹赟定11岁就来了,8个人挤一个蒙古包,基地刚开工建设,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冬天毛巾结冰,夏天蚊子咬。有一年夏天,曹赟定头晕发烧,我们担心他得脑膜炎,全队特别拉到杨浦五角场的白玉兰宾馆吃住训练,确认没事后又回基地了。
就是这样艰苦的训练条件,出了武磊、颜骏凌、曹赟定、王燊超等一大批国脚。”
曹赟定们每个月的学费是600元,老头子每年得给每个人补贴2万元。按照老头子的说法:
“我的根宝足球基地和别人有三个不一样,首先是基地的定位不一样,我们的目标就是冲着8年后的世界杯和10年后的奥运会。其次,我们不通过收费养活基地,反而给每个学生补贴两万元,基地里有宾馆,也是个旅游点,进来都收门票的,政府也赞助一些钱,我是拿钱补贴给小朋友的,其他小体校哪里有?
第三,是我们走技术道路,我的口号是‘有脚下,走天下’,中国足球的差距就在技术,以前我提倡‘抢逼围’,这是在别人拿球时我们就上去逼抢;但我们拿球时怎么办没解决好,未来就是要用技术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收门票和通过“三陪”创收之外,老头子还在拼了老命的节流——2004年,老头子六十大寿,原本大年三十都会去锦江小礼堂家庭聚会的他,这次选择和朋友在基地吃蛋糕和长寿面。
由于老头子军人出身的背景,他在平时的青训中一直保留着请小球员吃“毛栗子”的习惯。从张琳芃到曹赟定,再到武磊、蔡慧康,老头子越看重这棵苗子,受到的“敲打”也就越重——不过,年岁渐长,老头子也敲打不动了。
从2006年根宝和和上海东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的东亚足球俱乐部首次参加职业联赛以来,根宝足球基地向中国足球输送了70多名中超球员和近15名国脚——现在,根宝基地出身的武磊、王燊超、张琳芃、颜骏凌和朱辰杰撑起了国足的半壁江山;
2014年,上港以2亿左右的价格收购东亚俱乐部股份,根宝没有退休,继续在崇明带97-98年龄段,99-00年龄段和01-02年龄段的三支梯队;
2018年,申花以1.5亿的价格收购了99-00梯队,根宝还是没有退休,继续在崇明带范志毅和他口中自己带的最后一批成建制的队员——06梯队。
徐根宝,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人物,他的青训模式是传统的体校精英模式,但是他对于足球体系的看法却是金字塔体系:
“在我的心中渐渐形成了一个“金字塔体系”,最底层是校园足球,往上依次是:青训、业余联赛、职业联赛,最上面是国家队。这不是公式套路,在这个体系中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分工明确,到底谁来牵头、管理最有利?明确这个最终工作才能落实到位。
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层面,一是青训,二是职业联赛的最高级别——中超。我认为青训还是应该由地方体育局和足协直接管理。而中超应该组建职业联盟,单独管理,要完全走市场道路,它将能成为中国足球的支柱。”
而且,他的青训理念也是先进的:
“我的“秘诀”一直是公开的,以前我们讲究三个原则:速度、作风、技术,现在细化为四条标准:人品、技术、体质和意识。再具体讲:人品看面相、技术看球感、体质看速度、意识看大脑。”
岁数是大了,但是心态依旧年轻。这位上海滩的老克勒,依然想和年轻人打成一片。
徐根宝,1944年生人,属猴。
自1961年在南京部队队出道以来,老头子已经为中国足球服务了超过一个甲子。
从1978年拿起教鞭以来,老头子为中国足球培养了十代人——高洪波、范志毅、谢晖、吴承瑛、孙吉、孙祥、杜威、武磊、颜骏凌、王燊超、张琳芃,再到如今的朱辰杰和未来“基地最后也是年龄最小的一批队员”蒯纪闻、黎明、刘磊、刘铁诚和欧阳嘉鑫等,78岁的老头子依然在为着中国足球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2022年春节,海港的吕文君、蔡慧康、傅欢,申花的艾迪、周俊辰等中超球员,还有离开基地多年的如张成林、王佳玉、王云龙等,纷纷赶往崇明为老头子过大寿。
老头子回顾道:“我搞基地20年,只能说,还要继续努力,还要继续工作。但我毕竟80岁了,希望你们当中退役下来,能一起努力,一起工作。
中国足球一时半会出不了成绩,就是努力还不够,我们做的人还不够,将来一个变十个,十个变百个,相信会有所改变。希望我们的队员能做改变中国足球的脚踏实地的工作者。搞青训不能赚钱,你们要用自己赚的钱贴补球员。”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我们中国的脊梁。
一个徐根宝搞基地20年的努力在洋盘眼里看起来是白费了。但是,如果没有徐根宝这20年,中国足球还不知道是怎么样一个惨淡的情况?
在足球工业化的当下,尚处于足球农业社会的中国,其中的个人努力是很难去挑战历史的潮流的。
但是,徐指导的意义在于:他为我们尽可能地保留了中国足球的火种,留下了中国足球的星星之火。
老头子终究有一天是要干不动的。好在,老头子干不动了,范志毅还在干青训;等到范志毅干不动了,也许武磊们就开始干了;等到武磊们退休的时候,朱辰杰们的时代就来临了...
待到有一日,中国足球也开始工业化革命并且小有成效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想起:在万里长江的尽头,曾有一位老人,在灰暗的昨日,耗尽自己的所有,只为了自己热爱了一生的中国足球事业。
在根宝足球基地的大门口,有一块形如乌龟的巨石,这是老头子迷信的地方:它对着的方向就是上海。我就像这只乌龟,十几年来驮着孩子们一步一步往前爬。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初升的红日照亮了根宝足球基地的草坪,阳光打在了根宝梯队小球员的脸上。老头子戴着他的招牌墨镜,双手合十:将来就是要靠他们了,希望我们的辛苦付出,能培养出优秀的球员,组成一个优秀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