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作者:Hypatia Wu委托代为发布。
当我每次遇到新朋友、自我介绍到“我在卡塔尔念完了四年本科,学新闻”的时候,我总会收到同样的一个疑问——在大多数人出国留学选择美国英国或者其他欧陆国家时,为什么会来中东?因为在许多人的了解里,“中东”这个词与战乱、石油危机、宗教矛盾这些关键词直接相关,然后可能才是“世界杯”——乘着2022年世界杯的东风,东道主卡塔尔这个国家在尤其是足球迷眼中的形象,从以往的“大巴黎神秘石油金主”的扁平描述渐渐变得立体起来;作为一个过去四年目睹并亲身经历了世界杯之于卡塔尔的改变,并且选择卡塔尔之初就是冲着2022世界杯去的球迷,我也想在距离世界杯开幕的倒计时百日之际,简单聊聊我的世界杯和卡塔尔故事。
大家好,我是海佩夏,一个打网球却不踢球的00后球迷。大学本科留卡四年,刚刚顺利毕业。和我大多数冲着名校、奖学金或者豪华设施选择中东的同学不太相同,我选择卡塔尔最朴素的原因,就是为了2022年世界杯前的预热和卡塔尔世界杯本身。
对于卡塔尔来说,世界杯及其后续文化遗产项目是卡塔尔实现本国2030愿景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对于彼时还身处大学申请季的“小镇做题家”我而言,卡塔尔是一片或许可以让我大展拳脚的小众蓝海;而对于打工挣球票的穷学生球迷我而言,“40人民币前排看莫德里奇在你鼻子前弹钢琴”的各种赛事现场更是傻子才不去的天大好机会。
10年南非世界杯是我看的第一届世界杯。不过,从电视机前守着时差庆祝伊涅斯塔的一锤定音,到走进球场与斗牛士球迷一起沐浴着啤酒和鼓点围观两牙值回票价的天王山大战,这中间我花了整整八年。在这八年里,最初还需要老爹定好闹钟叫着起床看凌晨2:45欧冠比赛的我,收到了自己的第一件球衣,确定了自己的第一支主队,看完了第一场自己自发半夜起床的联赛转播。
我喜欢足球——即使我不踢球,但是过去长期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让我能很容易共情球场上的热爱、付出甚至是失意;我也喜欢写作和创作——即便英语并非我的母语,我也仍然愿意用四年的本科时光投入其中。而在18年和朋友一起策划、翻译、编写俄罗斯世界杯期间日更的战报之后,我意识到一个可行的未来:接下来的四年,我在卡塔尔,念新闻。在宿舍步行10分钟路程的地方,一所世界杯球场正在破土动工。把兴趣和专业结合的规划,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是一个正确且幸运的选择。
2018年9月,在曾经承办了2006年多哈亚运会和多届国际田联田径世锦赛的哈里发体育场(Khalifa International Stadium),我和同学一起观看了一场中国队对阵卡塔尔队(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卡塔尔队派出的是U23阵容)的友谊赛。冷清的观众席上我们挥舞着几乎唯一的一面中国国旗,然后见证了一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0-1小负。这似乎预示着后来四年里我在多哈足球新闻路的曲折。但是,预热2022年世界杯的氛围——比如说对于中国队能够入围世界杯决赛圈的一点幻想——确实是我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的。
与来自意大利、巴西、法国、俄罗斯等国同学竞争体育新闻实习的机会,至少在招聘方HR的眼中,我可能是东北人做饭毫无剩蒜了。但没有关系,这不影响我看球和丰富自己呀!在卡塔尔,我先后见证了曼朱基奇、哈维·马丁内斯、J罗、阿尔德雷维尔德等球员转投越来越星(钱)光璀璨的卡塔尔联赛,也现场观看或服务了疫情之后的2020年世俱杯、2021年预热世界杯的阿拉伯杯以及一系列世亚预和国际友谊赛。我的角色,从观众,逐渐转变为赛事服务,再到自由撰稿人发回现场报道和跟拍。经验和经历累积的四年,也是我见证八座世界杯主场馆先后从沙地一片到封顶竣工的四年。
虽然2022年世界杯中国队再度无缘,但是世界杯的中国元素却并未因此埋没。去年,我有幸采访了一群承建世界杯决赛场馆Lusail体育场顶棚钢索工程的中国工程团队。这些驻扎中东、因为疫情多年未归家的中国工程师自豪地告诉我,不仅仅是Lusail体育场,早前在2020年世俱杯中就已经投入使用、见证了拜仁慕尼黑再捧世俱杯的Education City体育场的顶棚设计和建筑,也是中国团队的世界杯注脚之一。
今年11月20日,阿拉伯世界的首届世界杯将于原定计划提前一天在多哈开赛。我全程跟踪的第四届世界杯故事,也将在波斯湾的咸湿海风里继续。更多有关卡塔尔世界杯的故事请关注我的懂球号“海佩夏在中东”,下一篇想以问答的形式来写一写卡塔尔,朋友们可能有不少对于这个国家的疑问和好奇,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提问和留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