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米大将滑跪变"磕头"!起身继续对米兰球迷嚣张庆祝

这两年看米兰德比,我总觉得在复习《孙子兵法》里的风林火山。

米兰疾如风,开局各种快速推进把回合数拉满,前场逼抢缠斗限制对手出球。国米徐如林,三大中卫加B罗稳稳当当控球梳理,总是想把节奏先拿回自己手里。劳塔罗和巴雷拉侵掠如火,每一分钟都在努力燃烧。大伊布不动如山,靠住对手你就推都推不走。


恰20发赛前海报,遭米兰球迷辱骂

不管多少人说现在意甲星味淡、米兰德比盛名不再……管他呢,反正我看着有点上头。尤其恰尔汉奥卢赛前这海报一发,我就感觉这比赛估计要更上头了。

而两边的主教练都为这场比赛做了针对性的准备,携手把故事推向了一个更火爆的方向。

除了特奥缺阵这样的客观限制之外,皮奥利最大的主动选择是在前场把迪亚斯移到了右路,在前腰位置上首发了克鲁尼奇。目的很明显,一来谁都知道国米整套体系的基座就是布罗佐维奇,前腰对他能不能有足够的骚扰和限制就是打破运转的关键;二来前场这段时间因为伤缺基本全都累惨了,从体能和对抗角度来说克鲁尼奇理论上就是最能发挥战术作用的那个。

小因扎吉的选择那就更好理解了。右路没有选择虽快但莽的邓弗里斯,左路也没有首发战术风向标迪马尔科,大战里还是巴斯托尼+佩里西奇的最均衡组合。变数嘛派上恰尔汉奥卢就够了,周中休了一整场明摆着就是为了这时候攒大招。


这些明招伏笔,开场全部收回。

如我们预料的一样,米兰开局仍然风风火火。开球一字排开,哨响就是冲锋号,第二脚传球直接吊往禁区找伊布的头顶,接着就是全线压上去拼下一轮进攻。大量不惜体力的折返冲刺,为的还是乱拳打散国米的固定节奏。

但与以往不同,莱奥在仍然作为主攻方向的左路显得是如此孤单。前面既没有超级跑车特奥领航,身边也没有副驾驶本纳赛尔指挥,有的只是永远在匀速的凯西,以及只想一条直线踩油门的图雷。那还能剩下什么?无非两个字:单干。

当懒王开始独自勤政,我甚至有点担心他会过劳。


这还是其次,更大的问题还是后院起火。由于莱奥需要大量回撤接球再自己推进、图雷一门心思在找机会和达米安赛跑,身后的大半扇防区往往只有凯西。而当凯西带着球一路回望,前三秒我以为他会扛完身体传队友,三秒过后我以为是想转圈摆脱双人包夹耍个帅,结果……

一时间,我竟然分不清这到底是送点,还是凯西扛着两个防守者冲入禁区造了个点。但我知道,塔塔鲁萨努内心肯定有句话MMP要讲。



这个点球,大概是米兰球迷最不愿意看到的丢球方式。


滑跪失败后,恰尔汉奥卢对南看台球迷做出捂耳聆听动作

送点的是耗着不肯续约的凯西,造点的是不续约真走人的恰尔汉奥卢。这样的演出阵容再加上后者抢翻前者的神剧情,谁深更半夜受得了这样的叠加暴击?唯一的安慰,大概就是场上的老米兰球迷哲科看不下去,把新版“华贵人”强行按成了请安。


当然,一场精彩的演出肯定不能只是独角戏,重点是正反高潮都有代入感。就像克鲁尼奇这场比赛谈不上多么积极锁死了B罗的出球,但至少以若即若离的身姿影响了他的判断。而B罗和巴雷拉刚有些犹豫没有及时分球给到达米安,就被米兰的疯抢小组造了个任意球出来。

托莫里高高跃起、舒展甩头、振臂狂欢,冲向场边做完了一整套庆祝动作,骗过了现场导播和镜头前的所有观众。

结果回放一看,这是德弗赖的乌龙?


这两个略有点镜像感觉的进球,其实就是上半场从场面到剧情的缩影。

米兰这边的前场逼抢和快速推进踢得非常热闹,但克鲁尼奇除了限制B罗的战术作用之外就没丝毫作用,刚从新冠恢复的迪亚斯在右路也没什么感觉,到了禁区前的办法不是靠伊布拉边往里送,就是莱奥和托纳利强行抡一脚。

国米这边既然受到了针对性的战术限制,干脆就直接选择了借力打力。他们绕过以B罗为核心的常规梳理,盯着一根筋图雷的身后玩命送直塞。


不是我想黑图雷,但是他这跑位的槽点实在太大了。进攻里只想着外线超车也就罢了,连回追都是不转弯不变速,既不考虑对手的跑位甚至压根没管球在哪。这个点球的产生过程里,简直让达米安跑出了阿什拉夫的既视感。


幸运的是,国米这赛季离开的不止是阿什拉夫,还有冲击更凶点球也更稳的卢卡库。而劳塔罗这个半高球的质量,还真不如让恰球王把坏人当到底算了。

上述比赛基调持续了大约35分钟,直到半场结束之前才有所转变。改变的契机并不是什么调整,而是米兰快节奏疯抢之后必然到来的体能瓶颈期。

在这段时期,国米的整体阵型开始向前推,左路的恰尔汉奥卢和佩里西奇得到了更多洗干净之后的球权,这才是他们熟悉的常规套路。再加上防守压力减小的巴斯托尼也开始助攻发挥自己的传球本领,而米兰的右后卫卡拉布里亚身前并没有回防积极的萨勒马科尔斯,这一侧创造出的机会开始逐渐增多。

只可惜,巴雷拉面对绝佳抢点机会时没有调整好步点,推射太过低平被图雷在门线上解围。


到了下半场,熟悉的意甲战术博弈又回来了。

穆里尼奥初次来意甲执教时,刚打完几场比赛后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这里的教练简直是疯了,他们一场比赛里可以完全不变阵型,就靠着换人和节奏打出5种不同的战术。”后来去了西甲,他也说过自己也会每15-20分钟变一次战术。

回到这场比赛的下半场,咱们来看看两支米兰先后变出了哪些新东西。

Step 1:皮奥利用卡卢卢换下了表现灾难的图雷,而小因扎吉基于中场休息前的形势变化和对方的针对性调整,彻底放弃了右路飞翼达米安的重点打法。持续控制节奏,坚持两翼齐飞的同时增加边路和肋部的背身护球,多制造定位球来发挥整体身高优势。


大量传中开始出现,达米安后点的半射半传滑门而过。

Step 2:感受到更大防守压力的皮奥利再次做出换人调整,但没有像球迷预想的一样撤掉稳定隐身的克鲁尼奇,把迪亚斯放回中路。而是选择同时更换两个边前卫,用更能跑也更能怼的雷比奇和萨勒马科尔斯来帮忙边后卫。

这是一种比起自身发挥更注重限制对手的前场换人,当然在这场比赛里可能还是有些过于极端了。尤其克鲁尼奇严格来说和B罗并不能算是“兑子”,只不过国米选择了更有效率的绕道方式。他确实做到了时刻在B罗身旁散步,但并没有以很强的侵略性达到打乱整体出球的效果。如果巴斯托尼的那几次威胁插上真的带来结果,那么这一点其实就失去了战术意义。


(克鲁尼奇这场比赛和B罗的热图有着很明显的相关性)

Step 3:双方在70分钟左右的颈期再次接连做出调整。小因扎吉用比达尔换下了巴雷拉,皮奥利用本纳赛尔换下了托纳利,应该都是出于在中场鏖战里补充体力槽的考虑。

本纳赛尔基本上以积极跑动拿好了托纳利的接力棒,比达尔也复制了巴雷拉之前的抢点被解围。(其实这次进攻就源于前面说的巴斯托尼绕道插上)


Step 4:小因扎吉后面的四个人员调整多数还是体能和伤病的考虑,当然邓弗里斯这种擅长搞事情的风格也确实适合在收尾阶段再冲一冲。而皮奥利做出的最后一个换人那就更有意思了:巴卡约科换下了克鲁尼奇,把凯西顶到了前腰。

为什么说有意思呢?因为这样一个最后没剩几分钟的换人立刻达到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凯西去前面了所以防守没人匀速划水,体能都透支的短期末段反而容易把球抢下来;

——反正凯西之前在划水还有体能,推到前场反而能凭借身躯起到第二支点作用;

——越到关键时刻越有劲的雷比奇还没闹够,连追带抢、抢完就突,带动了全队最后余力来了一波比开场还猛的高位压迫。


可惜萨勒马科尔斯的远射中柱,凯西补射打偏,米兰错过了逆转绝杀的机会。

就这样,一场节奏不怎么意甲、战术却又很意甲的米兰德比,最终以1-1平局收场。而我仍然看着挺上头,但也有不少遗憾。

遗憾在哪呢?双方还是错过了太多本来可以不断改写比分,来让故事变得更加跌宕起伏的机会。要是这比赛能多进几个球,搞成什么领先扳平逆转再绝平、补时绝杀或者被吹掉的神剧本,再加上恰尔汉奥卢的反杀滑跪、米兰球迷觉得五五开判罚全被黑的争议……这得增加多少流量啊!

所以嘛,这年头比赛节奏还是要快些,球迷看得够爽不催眠。战术细节什么的可以不需要那么严丝合缝,反正赛后总有人会慢下来一个回合一个回合帮忙拆解。总之话题性先拉满,流量点管够,何尝新球场建不起来,经济形势好不起来?!


好了好了,作为一个已经看了20多年意甲的老古董,我还是先去补个觉好好保命吧……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