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组争议判罚解读:什琴斯尼出击碰到梅西 判点合理吗?

在今天凌晨结束的世界杯小组赛C组第三轮出线生死战中,波兰虽0:2负于阿根廷,但仍凭借着净胜球的优势完成小组出线。本场比赛的最大争议无疑是当值主裁丹尼·马克利在第35分钟做出的点球判罚。

阿根廷队左路发起传中,波兰门将什琴斯尼出击试图击球,但梅西抢点成功,将球顶出,随后什琴斯尼的手碰到了梅西的面部,主裁判马克利并未判罚犯规,而是示意由波兰队发球门球。但随后VAR介入并建议场边回看,马克利亲自观看回放后改判点球。

通过回放可以看出,什琴斯尼左手手掌呈展开状,目的是为了将球扑出,错过来球之后碰到了梅西的脸上,这是一次意外的碰撞,从动作幅度和力度来看是够不上判罚点球的,马克利的临场判断也符合他在去年欧洲杯半决赛被斯特林“坑”过之后“不死人不判点”的一贯尺度,而VAR的这次介入则显得“多此一举”,马克利在反复观看被慢镜回放所“放大”的动作之后也没能坚持自己原先的判断。

投票:如果你是裁判,你会如何判罚?

A. 什琴斯尼犯规,点球

B. 不犯规,球门球

值得一提的是,本场视频助理裁判员荷兰人波尔·范布克尔正是首轮阿根廷与沙特那场的VAR,当时开场仅5分钟的那次较为牵强的点球判罚同样是在范布克尔介入、主裁场边回看后做出的。

(GIF)阿根廷1:2沙特阿拉伯,开场仅5分钟的那次争议点球判罚

无论是首战中帕雷德斯被沙特队员“抱摔”,还是本场比赛梅西被什琴斯尼“拍脸”,在主裁第一时间没有判罚犯规的情况下能否算是“清晰明显的点球漏判”,需要画上个问号。

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在欧冠赛场,那么严格执行欧足联尺度的范布克尔大概率是不会介入的,但在本届世界杯他这两次“过于严苛”的介入无疑都引发了轩然大波。

此外,当值主裁马克利在这场比赛中所执行的较为宽松的执法尺度也遭到了质疑,本场他共计判罚了17次犯规,出示了两张黄牌,第51分钟阿根廷7号德保罗的一次非常危险的铲球动作则逃过了黄牌的处罚。

德保罗这次铲球直接将自己的身体“抛出”,起跳离地后左脚亮鞋钉铲球,右脚脚背将波兰18号贝雷申斯基带倒,马克利认定德保罗以危险方式进行比赛,判罚间接任意球。但鉴于本次铲球过程中德保罗确实与对手发生了身体接触,将对手铲倒,判罚直接任意球并且出示黄牌更为合理。

给执法本场比赛的马克利裁判组评分:

 

沙特阿拉伯1:2墨西哥

本场比赛双方队员从开场便进行着极为激烈的拼抢,比赛全程火药味十足,全场共出现38次犯规,成为了本届世界杯开赛以来犯规数最多的比赛。对于裁判员来说,执法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本场主裁——英超名哨迈克尔·奥利弗并没有受到比赛节奏的干扰,他沿用了自己世界杯首场执法(日本0:1哥斯达黎加)时较为严格的尺度,在鼓励身体对抗的同时对每次犯规行为的识别都相当精准,本场比赛共计出示了7张黄牌,每一次纪律处罚都是准确无误的。此外,奥利弗也尽可能多的对一些犯规情况掌握有利,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比赛的流畅性。

第80分钟,墨西哥22号洛萨诺从中场附近一路带球加速突破,在即将突入罚球区时被沙特3马杜从后侧放倒在地,与首场执法时哥斯达黎加队一次犯规的情形相似,奥利弗同样在准确判断了犯规地点的情况下向犯规队员出示了黄牌。考虑到犯规时旁边另一名沙特队员的位置以及上前干扰的可能性,这只是一次破坏明显进攻机会的犯规,而非“破坏明显的进球得分机会”,故黄牌处罚无误。

纵观整场比赛,几乎没有出现过争议判罚,无论双方队员的犯规频率有多高、场面有多么混乱,奥利弗总是能够非常轻松地做出判罚,全程镇定自若,内心仿佛在说“英超什么大场面我没见过,就这?”

给执法本场比赛的奥利弗裁判组评分: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