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印度体育,已成中国队巨大威胁

大年初七,釜山世乒赛,中国女团惊出一身冷汗。面对印度女团,孙颖莎首盘告负,王艺迪第三盘遭遇惨败。尽管最终中国女团总比分3-2涉险击败对手,但对于一直以来睥睨天下的中国乒乓球来说,出现如此的波折,实在无法不让人侧目。持续关注乒乓球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不是印度第一次对给中国乒乓球制造如此大的麻烦。此前在杭州亚运会上,名不见经传的印度姐妹组合就曾在1/4决赛中爆冷击败中国组合陈梦/王艺迪。而如果将此现象扩展到整个体育领域,一个惊人的事实正若隐若现:中国6大传统强项,现在只有跳水和举重还没有感受到来自印度的威胁。由此,我们可以说,印度正在成为亚洲体育新崛起的第四极。而我们也好奇,印度是如何做到的?

撰文 | 于睿寅

编辑丨冯小

在中国,印度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恐怕最恰当的便是“魔幻”。杭州亚运会倒数第二个比赛日,这份“魔幻”又有了更加确凿的例子。

他们不仅在这一天,令人诧异地在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中,击败韩国组合斩获金牌,更有趣的是,他们凭借一场大雨,“躺赢”了印度传统优势项目板球的男子决赛。因为雨水袭来的关系,导致男子板球的决赛无法继续,最后,印度凭借板球的国际排名更高而“击败”对手,再收一枚亚运金牌。

图说:得知结果后,印度板球男队拥抱庆祝

图说:得知结果后,印度板球男队拥抱庆祝

印度取得板球冠军并不稀奇,可他们取得冠军的过程却令人哑然,透着一股“魔幻”的味道。可无论如何,这意味着2023年杭州的金秋,我们注定要见证印度体育史上辉煌的一笔了。

在躺赢这枚金牌后,印度体育代表团又在他们的另一个传统项目卡巴迪中击败对手。这使得印度的金牌总数在那一刻达到28枚,比排名第五的中亚新贵乌兹别克斯坦多8枚,几乎可以宣告锁定金牌榜、奖牌榜第四的交椅。

这算是印度体育连续第三年迎来的突破性狂喜,前两次分别是:2022年5月,印度男子羽毛球队首次问鼎汤姆斯杯;2021年8月,标枪选手尼拉杰·乔普拉射落东京奥运会金牌,结束了印度体育自2008年以来的奥运金牌荒……

要知道,印度男子板球队在2021年的T20板球世界杯上,赛事历史上首次输给(不限于体育意义上的)老冤家巴基斯坦队,无缘四强,是件足以让整个印度体育界蒙羞的丑事。还好,在素来以竞技体育支持者自居的纳伦德拉·莫迪担任总理的第八个年头起,印度体育开始鸿运当头,捷报频传。

对于我们中国球迷而言,最为切肤之痛的感悟,除了我们的男足、男篮与印度国家队日渐趋同地走衰,更因为在本届亚运会上,印度选手居然能在乒乓球、羽毛球等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上跟我们掰手腕,甚至把中国选手拉下马了!而更加令人侧目的是,中国6大传统强项,现在只有跳水和举重还没有感受到来自印度的威胁。

图说:印度女子双打把中国队淘汰出局,出乎所有人意料。

图说:印度女子双打把中国队淘汰出局,出乎所有人意料。

于是,像对待体育领域个别项目,乃至整体全局的“假想敌”一样,关于印度体育近些年“成功模式”的研究又被煞有见识地放到公域进行讨论。制度革新上?选材培养上?资本投入上?又或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玄学意义上?

但如果是摆出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万能话术”,我认为意义不大。这个世界人口第一(14亿)、GDP总量第五、国土面积第七的存在,任何问题都太过复杂,很难总结出一套大而化之的成功路径。不妨就个别经验由点带面,谈一谈我的思考。

图说:印度男子、女子板球队在杭州夺金,算是捍卫了他们的传统优势项目。

图说:印度男子、女子板球队在杭州夺金,算是捍卫了他们的传统优势项目。

底层逆袭的体育故事?不存在的

谁在印度“玩”体育?

见证了印度商业巨头豪掷千金,买NBA球队和F1车队、打造板球足球等超级联赛的手笔,多数人都不难下结论说体育在印度是“有钱人的游戏”。

对印度的种姓制度有所耳闻但一知半解的朋友,看到更多“普通人家的孩子”参与普及化的项目,跻身奥运、亚运的夺金阵营后,难免感叹种姓上的“下沉”让印度体育有了更宽广的选材基础。

有道理吗?说对了一些,但绝大部分是想当然。

在此前许多介绍分析印度体育的文章中,我都会拿阿比纳夫·宾德拉——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米气步枪金牌得主——来作为“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例子。宾德拉属于打不好枪,就只能回去读MBA、当CEO的幸运儿,富豪老爸甚至专门修建射击场,让他足不出户就能练枪。

也许是这个固有印象太过深入人心,所以当乔普拉时隔13年后,又为印度添上一枚奥运金牌时,他看似没那么凡尔赛的家室才显得格外令人关注。

乔普拉什么出身?他来自哈里亚纳邦,印度西北部一个面积不大的农业邦,父亲务农,母亲持家,还有两个姐妹。因为儿时过于肥胖,被父亲送去健身房锻炼,机缘巧合被标枪名宿贾维尔·乔杜里相中,才因此走上人生赢家之路的。听着像一则草根逆袭的励志故事?我再提供一个线索——乔普拉的母校叫做“达亚南德盎格鲁吠陀学校”。

图说:东京奥运会上,为印度赢得十多年来首枚金牌的标枪名将乔普拉。

图说:东京奥运会上,为印度赢得十多年来首枚金牌的标枪名将乔普拉。

那可能不算什么名校,但“盎格鲁”表示英国殖民时代的传统,而“吠陀”则表示与种姓和阶级挂钩的梵文经典教育。换言之,在印度能接受得起这样高阶的教育,已经足够说明其身份和社会地位了。事实上,乔普拉从族群细分上是拉其普特人,属于一种叫做贾特的副种姓,最终应该归属于刹帝利——婆罗门之下的第二高种姓。

富家公子宾德拉呢?

他属于常见于旁遮普的卡特里种姓,往大类算也是个刹帝利。换个更好理解的例子,英国首位印度裔首相里希·苏纳克,他也是出身于卡特里家庭。总结起来,时隔13年的两位印度奥运冠军,虽然看似家境不在一个等级,但就种姓而言并没有本质差异。毕竟在今日之印度,种姓是比世俗意义上的经济、职业、出身等显性因素更为根深蒂固的存在。

在本届亚运会印度体育代表团的夺金阵容中,即便是没有明确种姓归属可查的,通过其家庭出身也不难推断所属阶层。射箭比赛中夺得两金的乔蒂·苏蕾卡·文南,父亲是卡巴迪职业选手,退役后做了兽医,而她本人据记载在4岁时,就能在3个多小时内数次游泳横渡5公里宽的克里希纳河。

射击场上拿下2金1银1铜的新宠艾什瓦里·普拉塔普·辛格·托马尔,虽然和乔普拉一样也是务农家庭的拉其普特人,但稍微一查资料就发现,人家那是地主阶级。获得中国品牌赞助的羽毛球女神普萨拉·文卡塔·辛杜,父母是职业排球选手,姐姐做医生的同时又从事无挡板篮球……

图说:辛杜是印度羽毛球队新一代的“公主”。

图说:辛杜是印度羽毛球队新一代的“公主”。

种姓,把阶级限得死死的;而阶级,又决定了印度孩子自小被赋予的财力、资源、期望值,能不能支撑他们走上职业体育道路,甚至成为金字塔尖幸运的少数。虽然这似乎不仅是印度的现状,在多数仍不富庶的第三世界国家皆是如此,但至少说明带着理想甚至神话色彩的“阶级跃升”,并非助推印度体育发展更广大群体的缘由。

我们能看到的故事另一面,是4岁的印度男孩辛格48次完成马拉松,却被拒绝授予金牌、禁止参加比赛的艰辛故事。

是的,你没看错。4岁,48次马拉松。

可怜的辛格2岁时被母亲卖给街头小贩,又辗转被卖给一位体育教练。他4岁时,已经完成了令人震惊的48次马拉松比赛;5岁时,用7小时02分的成绩从普里跑到布巴内斯瓦尔,全长65公里。尽管他被誉为最年轻的马拉松运动员,但因为辛格的经历太过惨无人道,所以他的“运动生涯”被叫停。

当然,这背后是资本的逐利、身心的摧残,赛跑天才泯然众人的“伤仲永”结局也许避免了更大惨剧的发生。但比之上文那些聚光灯下的赢家,从踏上赛场开始就注定不是为自己而活的低种姓孩子,他们的故事你可能都听不到。

图说:所谓的最年轻马拉松运动员辛格

图说:所谓的最年轻马拉松运动员辛格

顶层设计or民间力量?都有贡献

在探讨别国体育事业成功时,体制问题总是国人热衷于探讨并做文章的议题,甚至将“举国体制”这一中国特色名词赋予别国模式之上,仿佛经常说得通。但要说我,世界哪个国家的体育进步能完全离开国家、高层、政策的过问和关照?如果有这些因素的深度介入便曰“举国体制”,那只能说所有国家皆在“举国”。

从务实一些的角度讨论,不妨看看印度在亚运崛起、奥运争金的过程中,官方与非官方力量各自有哪些动作。

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本世纪初创立的组织“奥运争金计划”(Olympic Gold Quest),简称OGQ。这是一个由众多印度体育传奇人物发起的民间非盈利机构,创始人是台球选手塞提和羽毛球选手帕度柯尼,之后网球明星佩斯、国际象棋特级大师安南德等也加入其中,而如今该组织的CEO是拉斯金哈退役前是印度男子曲棍球队队长。打开该组织的官网,清晰可见距离巴黎奥运会开幕294天的倒计时,还有一句看似动员令的口号:“只需要6公斤的金子,就能提升一个国家的价值。”

图说:“奥运争金计划”官网上,满满的荣誉感。

图说:“奥运争金计划”官网上,满满的荣誉感。

OGQ的工作,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把钱花在他们认为最后希望在奥运夺金的单项上。除了冬奥、残奥和少年运动员资助项目外,OGQ一共就挑了8个大项来“押宝”——射箭、田径、羽毛球、拳击、射击、乒乓球、举重、摔跤。他们还在官方介绍中骄傲地宣称,过去3届奥运会上,印度14位站上领奖台的选手,有9位都是由OGQ资助和培养的。

都有谁呢?金牌没有,铜牌居多,拿过银牌的包括摔跤选手维贾伊·库马尔(2012年伦敦),以及上文提到的羽毛球选手辛杜(2016年里约)。这其中,辛杜因为其高曝光率,更是被OGQ作为成功的标杆对外宣传。在列出的一系列资助计划中,甚至还特意强调该组织掏钱送她的爸妈多次去现场为女儿助威,因为“这为她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虽然并未明说,但印度体育人从民间途径发起的计划,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官方部门不作为的反制。但即便印度的官僚机构留给人效率低下、腐败横行的负面印象居多,但毕竟莫迪总理自己是个体育迷,而且视体育之复兴为印度影响力提升的关键抓手之一。所以,至少在明面上,印度体育官方的主管机构在莫迪任内,也并非毫无建树。

其中最让他们骄傲的,就是名叫“运动吧,印度”(Khelo India,下文简称KI)的国家体育发展计划,听着倒是颇有某写在我国热映的印度体育电影的味道。

图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图说: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

KI是在2017年,东京奥运周期内发起的,由莫迪总理亲自过问,先后两任体育部长亲自挂帅。如果说OGG的模式是押宝有望在奥运夺金的尖子选手,那KI因为有政府财政支持,得以(看似)不那么功利化地聚焦于青少年体育、校园体育、印度并不擅长的冬季项目,以及在国际受众并不算广,但自带印度传统属性的民间项目。

图说:印度总理莫迪本人是体育迷,亲自过问了许多青少年体育项目。

图说:印度总理莫迪本人是体育迷,亲自过问了许多青少年体育项目。

KI的成功实践,甚至还在今年被国际奥委会官网写文章大加表扬。该组织下定期举办的年度比赛,包括以印度各邦为单位参赛的U系列锦标赛,以及以各大学院校为单位参赛的,类似NCAA的大学锦标赛。在历次比赛中占据金牌榜次数最多的,正是乔普拉出身的哈里亚纳邦。此外,该组织还提供奖学金资助、体育场馆基建投资等项目。但毕竟是为金字塔筑基,还没法像OGQ那样,骄傲地把一串奥运奖牌得主的名字写上。

有效果,但能否持久,现在断言还为之尚早。但至少莫迪总理的兴致浓厚,最近还亲自启动了一个叫做“青年体育支持基金”(RFYS)的新项目,其中发展青少年足球又被放进了计划之中。莫迪兴奋地说:“把印度打造成一个多项目体育发展的国家,是我的梦想啊。”

至于为什么要再搭一套班子,而不是在原有框架内增加项目?咱也不知道,或许是印度特色。

成绩和热闹能兼得吗?看怎么定义“体育大国”了

纯从竞技体育的结果导向看,印度当然是区域性的体育大国。幅员辽阔的亚洲可分为东亚(或称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和西亚,并分别定期举办有类似奥运会的综合性体育大赛。这其中,印度代表团在历届南亚运动会上“无敌是多么寂寞”的心情,恐怕比中国在早年的东亚运动会上更甚——再怎么鹤立鸡群,好歹日本和韩国还能稍许分几杯羹啊?

但印度在南亚体育界,真的是找不到陪玩的。很难想象,在这里地区有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另外两个人口过亿的国家,金牌奖牌数甚至达不到印度的零头。南亚运动会迄今举办13届,印度的金牌总数(1263枚)是第二名巴基斯坦的3倍还多。最近一届,2019年在尼泊尔举办的比赛,印度拿了165枚金牌(含事后因药检因素递补的2枚)、311枚奖牌。

图说:男子4x400米接力队在杭州夺金,印度仍是亚洲田径不容小觑的力量。

图说:男子4x400米接力队在杭州夺金,印度仍是亚洲田径不容小觑的力量。

在竞技体育资源贫瘠的南亚,印度早就“赢麻了”,和零星几个邻居的教练也颇有些“跟臭棋篓子下棋”的意味,对于他们在亚洲、世界体育版图内的提升起不到多大促进。于是,印度体育界一方面积极吸纳国内外资本,把国内一些标杆赛事做大做强,一方面又竭尽所能在国际视野中发生,积极承办大型的单项和综合性赛事——譬如2010年的新德里英联邦运动会,以及刚刚开幕、时隔十多年重回印度的板球世界杯。至于奥运申办,印度也把眼光瞄准了2036年。毕竟当下世界各国承办奥运的热情远不及往日,要是真到了奥运会“落户”印度的那一天,千万别惊讶。

印度人愿景中的“体育大国”,到底应该如何界定呢?

亚运会上已经“史无前例”(除去参赛国规模不大的前几届)地跻身金牌榜前四,且在田径、射击、摔跤、拳击、乒乓球、羽毛球等主流赛事中都有布局。另一方面,印度在两个基础项目田径和游泳上,田径在亚运会历史上夺金已破80枚,俨然是亚洲“准强队”的姿态,可游泳几乎无涉猎,“跛腿”严重。

三大球亦是在南亚称王称霸,可在亚洲赛场至多是跻身决赛圈的水准——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眼见无甚希望的印度男足甚至直接没派队参赛,而这一回在揭幕战上让中国队1-5涨了威风。

这次在杭州让我们惊出一身冷汗,也让亚洲耳目一新的印度乒乓球、羽毛球,虽然参与度广、易于推广,但在印度国内绝算不上资本的宠儿。女队的两代明星内瓦尔和辛度,以及男团决赛一度把中国队逼入绝境的男队,多数主力都出自前国手普莱勒·戈比昌德开办的学校,从最初小作坊式的经营、师傅徒弟传帮带式的传承,到之后逐渐有国际教练组合投资人的介入,才逐渐把规模做大,顶起印度羽毛球的半壁江山。但尽管如此,资本和观众趋之若鹜的,仍是那些最“热”的领域。

图说:国王老板和女儿“掌管”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可印度仍是篮球运动的贫瘠之地。

图说:国王老板和女儿“掌管”萨克拉门托国王队,可印度仍是篮球运动的贫瘠之地。

拉纳戴夫买下NBA国王队10年,连女儿阿佳丽都进了管理层,可终究没让印度球迷看到发掘出一个“印度姚明”的希望。F1的印度力量车队,如今变成了阿斯顿马丁沙特阿美高知特,满眼都是和土豪沙特国旗同款的墨绿色。

近10年中资本热捧、倾力打造的板球超级联赛(IPL)仍是全世界水平最高的赛事,而与IT行业有着天然联系的电竞虽然概念炒得火热,但印度职业选手的待遇并不佳,甚至还出现过“赔钱打比赛”的闹剧……况且所有这些,还有一个天然短板——无法为印度在奥运赛场换来一枚金牌。

莫迪宏大的印度复兴计划中“体育大国”的身份,就这样在一头热、一头冷的矛盾感中撕裂着。不过,天性易满足,甚至在部分项目中“谦虚”地喊出20年追赶中国口号的印度体育界,已经足以为这次杭州亚运会上的成功,“乐天知命”地嗨皮许久了。《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那句颇为上头的“Aal izz well”(一切顺利),就挺能概括此刻的心情。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