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兴奋剂上搞双标,美国霸权伸到体育?

如果美国输不起,在奥运会上“掀桌子”怎么办?

你不要笑,这已经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新华社今天在述评文章中发问:今后美国要办夏奥会、冬奥会,国际参与者能否免遭威胁?

问题的来源,就是本届奥运会上,美国人在反兴奋剂问题上大搞“双标”,霸凌他国,让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都看不下去了!

今天夜观天下,就来聊一聊美国人在反兴奋剂领域的表现,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

▶对中国“睁眼说瞎话”

在巴黎奥运会开赛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媒体就开始炒作“中国游泳运动员兴奋剂事件”。甚至引用美国国内的《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企图“长臂管辖”参加巴黎奥运会的各国工作人员,甚至声称可以“逮捕或给予刑事处罚”。

出现于巴黎的中国游泳队,赛前接受了各国运动队中最密集的检测,半年多内平均每人被检测21次。在奥运赛场,中国队员所受的检测也明显高于他国。检测结果中国队员都是清清白白。

国际奥委会官员说,因为高密度的突然抽检,中国队员的休息和训练安排都被打乱了,对中国队员的配合感到钦佩。

但美国人依然“睁眼说瞎话”。在多个场合,针对游出佳绩的中国队员,他们污称“兴奋剂检测不够”。

美国选手“劣迹”斑斑

美国人对自己的参赛选手,反兴奋剂方面却宽松得可怕。

今年5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现任主席班卡透露,美国运动员接受兴奋剂检测是全世界最少的,90%的美国运动员没有遵守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相关条例。

据公开报道,美国短跑飞人卡尔•刘易斯承认,自己在汉城奥运会前曾经药检呈阳性,但美国奥委会只是警告了他一下,并未禁赛。雅典奥运会百米冠军贾斯汀•加特林两次被查出阳性,按规定应当终身禁赛,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给他的禁赛期是4年。

部分美国运动员为了光明正大地“服药”(兴奋剂),主动申报自己是“哮喘病人”。申请药物豁免权的运动员名单中,绝大多数为欧美运动员,美国高居榜首。这种病人多了,堂堂美国田径队、游泳队变成了网友口中的美国“哮喘队”“身残志坚队”。

有的美国运动员被查出“服药”后,用很奇葩的借口避免受罚。比如吉尔•罗伯茨曾获里约奥运会4x400米接力金牌,2017年被查出阳性,他说是和女友亲吻导致的。这种反智的说法,美国反兴奋剂机构居然认可了。

公然搞双标

美国短跑选手奈顿,之前查出类固醇(群勃龙)阳性。但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还是让奈顿到巴黎来参赛了,还说他是“吃了受污染的肉类”引起的,不用禁赛。

8月7日,美国选手奈顿在比赛后。当日,巴黎奥运会田径男子200米半决赛在法兰西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8月7日,美国选手奈顿在比赛后。当日,巴黎奥运会田径男子200米半决赛在法兰西体育场举行。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2011年以来,美国反兴奋剂机构至少在3起案件里,对使用了类固醇等“禁药”的美国运动员免予处罚,甚至长达10年都不把事件通报给世界反兴奋剂机构。

更可笑的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几个职业体育联赛,如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NFL)、北美职业冰球联盟(NHL)却不受《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管辖。

我要求你遵守,我自己不遵守,是不是很双标?

▶国际奥委会怒了

美国人还在反兴奋剂领域,挥舞《罗琴科夫反兴奋剂法》的大棒,妄想实施“域外管辖权”。意思是,对所有美国运动员参加的国际大赛、有美国企业赞助的赛事,以及美国有转播权的赛事等,都有司法管辖权。

世界大赛美国人都可以管,但美国国内职业联赛却不适用,因为不是“重大国际体育比赛”。这相当于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体系外另搞了一套。

国际奥委会之前警告,如果美国不尊重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权威,国际奥委会可以取消美国城市的奥运会主办权。

TAG标签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