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孩子“逆袭”之后,并不是“爽文”

——2024巴黎奥运会系列人物报道之二

如果人生是一部电影,网球运动员张帅的故事绝对不是一部爽片。她大概拿到的是无限流的剧本,不断地重开、重开、再重开……能看完整部电影的观众,和她一样有韧劲儿。

其实,张帅曾拥有一个“爽文”开头——2009年,20岁的她在中国网球公开赛主场战胜时任世界第一的萨芬娜,球迷惯性地将她和“天才少女”这样的形容词挂钩,殊不知战胜萨芬娜之后,张帅沉寂得远比其他球员更久。

和从小就在海外训练、平视世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中国球员不同,张帅没那么多“巧劲儿”可以借力,她是靠吃苦耐劳的“笨”办法打出来的。“过去教练们不但很少前往大满贯陪同球员参赛,还往往需要一个人指导10到20位球员;过去球员的团队里缺乏足够的理疗和康复资源,我们往往要在大牌球员享受完服务后,才能被分到不到半小时的时间。”她说。

张帅记得,在2008年美网期间,她一路从资格赛闯关,职业生涯首次站上美网正赛舞台,“上了赛场,赢一分或者输了一分,我都不知道在场上看向哪里”。她这一辈球员年轻时大赛经历并不多,当他们来到国外参加大满贯时,只有孤身一人和队里刚发下来的1000美元,登上硕大的中央球场,常常会不知所措。

环境已经足够艰苦,张帅还要对自己上难度。有媒体曾经这样记录下她一天的训练内容:早上6点,张帅起床,早饭后,先是技术训练,然后吃午饭,短暂的休息过后,下午两点半张帅准时走出奥体公寓,前往健身房,随行的还有她的父母。健身房空无一人,从拉伸开始,“1,2,3……”每做一个动作,张帅嘴里都默念着数字,那是她给自己定下的要求,该做20遍的动作,她绝不会在第19遍的时候停下来。

教练刘硕从来不担心张帅会偷懒,他记得,练得最苦时,张帅在跑步机上鼻涕、眼泪都飞出来了。连张帅的父母有时候都会觉得女儿太拼了,甚至对自己太过于苛刻。

但是在如此极致的努力下,很多人又不解为何她会遭遇“连续14次大满贯正赛一轮游”这样的困境。

她苦笑着承认自己打球一根筋,并不是“天赋满满的球员”;输球后也会情绪失控,泪洒赛场。有球迷吐槽她认死理、情商不高。是啊,不是这种性格,哪有逆袭的后续呢?“我不想以后退役了,别人提起我,拿这一个遗憾来总结我的职业生涯。哪怕我就赢一场,就赢一场行不行,赢了之后立马退役。”

憋着一股劲,张帅终于在2016年澳网以击败时任世界第二哈勒普的高歌姿态,一路杀入八强,打破大满贯正赛不胜“魔咒”。澳网的突破就如同她在球场上的打法一样,很长时间以来,张帅从来不会主动出击,但她的防御能力很强,一旦她开始反击,爆发出的能量也会震惊所有人。

可惜竞技体育没有常胜将军,职业网球更是一个马拉松项目,赢了这一站的冠军,就要马不停蹄地去往下一站。澳网的荣光已经过去了8年,现阶段的张帅又来到了“巡回赛单打创纪录21连败”的十字路口。

年龄的增长是职业球员迈不过去的一道坎,张帅清醒地感知到时间的流逝。“2001年底我们去深圳罗湖冬训时,王欣瑜刚刚出生,如今她都已经是大满贯冠军了,而我还在打。”

坚持上场随之而来的便是积重难返的伤病、不再灵敏的步伐,和隔网相对的青春力量。

但成长也有迹可循。如今的她不再为了一个击球是好球还是坏球与裁判较劲儿,也不再为自己设立哪个球员当假想敌。长时间的爬坡之后,张帅想要慢下来,她不在乎这是否是一段下坡路——网球是事业也是生活,比赛是奋斗也是享受。

她自嘲是“中国老阿姨”,但嘴上说着自己有些打不动了,身体还是诚实地向前行进。因伤病蛰伏了半年,35岁的张帅今年2月才重归赛场。本次温网她报满三项,虽然只获得一场女双胜利,但从法网到温网,她感觉状态在一点点提升。复出以来单打21连败,并不能动摇她跌到谷底再往上爬的信念。

她不善于制造话题,也鲜有名言金句,能做的只有埋头苦干,这是她应对人生难题的既定法则,她坚信所有的努力不会白费。

北京时间7月24日下午,巴黎奥运会网球混双项目参赛资格出炉,中国选手张之臻/郑钦文压哨入围。至此,中国网球将出现在奥运会的男单、女单、女双、混双赛场上,这又是历史性的一笔。

老将张帅也如约而至,她将和“00后”小将袁悦一起出战女双。女双项目,是中国网球在奥运会上梦开始的地方。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组合李婷/孙甜甜一举夺得网球女双金牌,实现了中国网球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不过当下,张帅在网球上不会想太多,而更愿意“跟着直觉走”。她坦言,自己不再可能像郑钦文、张之臻等中国新生代球员那样期待再取得巨大的突破,但她希望在职业巡回赛中坚持得久一点,再久一点。因为收拾好上一场的行装,明天又是一个新的故事了。

TAG标签

回到顶部